【 讀書會側記 】
任何領域皆可用的省氣、定氣、順氣
陳宛琳
圖片來源/ wix
午後閙區中的寧靜一隅,一群渴望對無極有更深層理解的同學圍坐著,利用讀書會從各種角度切入探討省氣(「省」音「ㄒㄧㄥˇ」)、定氣、順氣在動作中、呼吸中、生活中的展現。
中途張老師驚喜現身,在同學分享一輪後,爲我們做總結。以下是張老師的談話摘要:
省氣、定氣、順氣在任何範圍都可以運用。
「『省(ㄒㄧㄥˇ)』是一種很清楚、沒有睡著狀態下的覺性,我們要從這個字去看。……」原來反省的「省」跟醒過來的「醒」是不一樣的——睡醒的醒是外在、物性的概念,而「省」是很有力量的。對一個自我覺察的人來講,「省」是「覺」很重要的共伴。
這個「省」是丹道或佛學裡沒有的,完全是我們在無極裡面從身體上看見的力量:「省」後才有「定」(然後定而後能靜,靜而後能安,安而後能慮,慮而後能得)。在「定」之前「知止」(知止而後能定),這個「止」就是範圍,不是停止。例如一個人的底線、能耐到哪裡,他就能承受多少負債,超過那個範圍他就有壓力,就「定」不了了。這個「知止」的過程就是「省」。
然後「順」就是在「定」之後「靜、安、慮、得」的過程。一個人靜了、安了,他的創作就是「慮」,「得」就是他的收穫。人生到最後能有多大的可能性不在賺了多少錢、多少房子,而是收穫了多少維度;一個人的作為如果都能從「維度」思考,那他的得就不得了了——佛陀最後的修行也就是得維度,而不是得了多少恆河沙。真正實修的人才能凡事看到維度,因為在實修中才掂得出自己有多少斤兩,才看得到、用得到「省」的力量。
「省」、「定」、「順」雖然都是常見字,卻比任何對聯都有力量,因為這是完全的法則,是行動綱領,不是知識性的,也絕對超越王陽明的知行合一。王陽明聽了朱熹的格物致知就去觀察、研究竹子,從竹子的生長看到生命的精神,在知識衝擊力道很大的時代,實證的觀察,確實有別開生面的深邃奧妙之感。對比之下,老子的文字簡單多了,一般人看不出他的高深。學術界是用記憶來讀老子,那是沒有力量的,那只是睡醒的醒,沒有辦法做到老子講的內容。
王陽明是開悟者,他在洞穴裡打坐,說自己悟道了,提出陽明學說。他的格物致知——誠意、正心,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——是透過政治、家庭的實踐,這是他的範疇,所以他的省氣只能到國家,最多到天下。假如我們的省氣省的就是天下,幹嘛要平它?我們順就好了。因爲我們要的是宇宙,天下算什麼?我們講的是小宇宙跟大宇宙之間的轉換。王陽明講的是修身到平天下,看起來好像很務實,可是歷來平天下之人,哪一個格物致知?哪一個知行合一?所以這裡面充滿執行上的矛盾。所以我們不在古人的話裡面「省」,而是從最簡單的身體出發,因爲世界就是我們的肉體、心理和大腦投影出來的,所以,古人只是我們的參考,我們可以超越他們。
星象專家說明年三到四月世界會進入一個新紀元、新境界、新局面,是全人類的第四次覺醒。以前講身心靈大家會覺得很抽象,不久以後講這些沒有人會覺得抽象了,而且大家都會講,因爲識性時代確定要過去了,人類唯一能再演進的是覺性。這不是學術上或僅僅某個領域的概念而已,而是各路說法最後都會聚焦到這樣的截面上,就像所有修行人對世界的觀察最後都會回到自己。上帝用他自己的樣子造人,所以人也是他自己。佛陀也是。
佛陀說人心是空的,一切非相即相,講的就是人心的變化:心映到一切物質,就是內心感受物質的過程,這並非永恆不變的。我們看待任何發生的內心感受都會隨著時間變化,因爲發生的當下我們投影出一個感受,但是隨著時間推移,譬如你曾經罣礙的東西過了,你長大了、變遷了、人生不一樣了,那件事情再想起來,即使再清晰,也找不出當初那個感覺,也就是說,在時間這個大尺度下那個感覺不存在了。
所以一切都在變,包括自己和自己感受的心,因此萬物都是自己的投影。人對這一切明白了就是覺醒,就是成佛了。那爲什麼一個人不敢說自己成佛?一定是省氣沒有到位,覺得自己無法承擔成佛的概念。但佛陀說的本自俱足就是每個人都有辦法做到,只是要不要去做而已。身體就是這個道場,我們不用去研究佛教、思考怎麼成佛,只要去覺、去感受,在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和事物連結的心與境之間不斷地創造新的感受,改變感覺才會改變維度。
那感覺是什麼?是怎麼形成的?例如視覺,是透過眼睛看到光的反射,然後光波被轉換成電信號,從眼睛到視神經的綜合區,再經過大腦運算,就會產生意義。我們眼睛看到的世界都是光的反射,而意義是人去想、意識在運作產生出來的,同理耳朵感受到的是風、是空氣的震動,這也會透過大腦產生意義到耳綜合區。所以我們看到東西的時候大腦就開始在定義了,就是開始在「省」了。是大腦定義了你所看到的一切,你覺得你看到的真相就是大腦所省的;省了以後覺,覺了就定了。
所以我們要看到腦細胞產生的這個覺,要對大腦的感覺「覺『醒』」——去看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所看到的是不是大腦看到的;當大腦看到的都等於眼睛看到的,就有辦法對抗自己而覺醒,因為你看到了根源,不是看到大腦運算出的物質呈現——那些是幻影、幻覺。也就是說,我們用大腦看到的一切都在自己——一切是自己、自己是一切。這樣說還只是說了個標題而已,再分析下去學問可多了,可以註解成一部龐大的經典。心經就是這樣,他可不是一「篇」經文,是一「部」經典。看看市面上有多少心經的註解本、可以寫多厚?因為他們要用各種不同的角度解釋才能詳細講明白,才能把內容稀釋到讀者可以運用在他的人生中去歷練。需要稀釋是因爲人們看不見自己、看不出大腦的幻象是假的。要解釋到能讓人了解需要說一大堆,才會衍生出那麼多人要去註解一些很簡單的事,所以經典都充滿了註解性。而我們是從身體開始——沉得住氣,內化自己,讓自己有丹田、有底蘊去養老子說的那個信,這樣而已。
人要有丹田養信。老子講的信是處在一個空處(丹田,是一個很抽象的存在),這個空處需要我們放入很多很多覺醒(丹氣),省氣就是在累積這個丹氣的飽滿(底蘊)。
養信的第一步就是意守丹田——時時刻刻看著自己那個最低、最深、最核心的空處,就是「意守丹田」;隨時內息、意守丹田,就是養信最基本、最具象、最簡單的執行方法,也就是找到一個自己的虛空處去看自己,然後去累積這個虛空處裡的真實。這個虛空處很難感覺到,要守著他,不斷地透過六根、第六意識的覺醒,每天讓他長大,讓他慢慢越來越飽滿,讓他充滿能量、熱度、光,因爲這是一個人的底蘊。這是一個內化、內在充實的過程。人有了這個底蘊就有自信,才有力量,而且是本然的,這才是真正的功力,這樣才不會用大腦亂想去約制自己,否則都在論對錯就會犯困惑,最大的困惑就是經常事實與理想不符——因爲沒有底蘊、沒有丹田、沒有精神性的自己,遇到事情就會糾結;因為見諸相非相,偏又活在諸相裡,卻要用非相去跟諸相對抗。有了底蘊,不管發生任何事情都能找到一個攀援或歸宿讓自己安定。人就像大浪中的漂浮者,你的丹田是一支可以攀援的巨木還是一根稻草?你可以把它變成一艘航空母艦嗎?——信就是透過這麼龐大的氣在養,而我們練無極就是在促進丹田那個虛空處的覺性。(否則練氣只是停留在發功、發勁,就很膚淺。)
老師為了讓我們實際體驗「信」的力量,席間老師拿出一小瓶海南綠棋楠精油,只要沾一滴滴精油在手腕脈搏跳動處,然後兩手腕一直互搓搓到全熱,就會有一股氣的能量跑遍全身,「你不用搓脖子,聞脖子就香了……那個氣一直在跑,這個過程就是省氣。」
沉香樹得受傷,才有機會去熬那個傷痛,結出香來。真正的好東西是熬出來的。而且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熬,不是有沒有毅力的問題,是機會——想熬也得有機會。所以說所有讓你受傷的都是來祝福你的,不是來陷害、虧待你的;所有傷痛都是祝福,因爲你可以從裡面結香——能看見這層內涵,才是真正的省氣。這種「省」是取自很內在的,就像蚌結珍珠或沉香木結香,並且除了受傷外,還得等待時間。省氣到了這種程度,內在有這種涵養,就能在裡面安定下來,一切就會在這個範圍裡順利。
「所以向內意守丹田,不要再像以前學習都向外;不要再懷疑自己,只要真心去覺察,相信自己見到的那個信,你的內在精神底蘊就已經在丹田形成了。」老師這樣鼓勵我們。
一切都會都很順利——發生任何事情甚至車禍,我們都會覺得很順。幾年前才遇大車禍的老師說:「我不會說我發生了一場大車禍,我會說我從鬼門關出來了,那一剎那我看見天堂的天使,然後我就覺悟了,……」覺得什麼都很順、都是好事,這樣就是「順氣」——順風順水、一帆風順、風調雨順、孝順、……不都是一個「順」嘛!
下一場讀書會的時間是12/16下午2:30-4:30,歡迎大家踴躍參加!